近年来,珠海市金湾区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建设绿美广东的重要任务强力推进,坚持问题导向,因地制宜实施治理管控,强化建设运维管理,大力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质量,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。
金湾区共有70个自然村,常住人口7.20万人,44个自然村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,26个自然村纳入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。目前,已实现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00%。共建有污水收集管网305公里,一体化处理设施23座,处理规模2240立方米/天。其中,全区一体化处理设施均由各镇委托国企负责日常运维管理,近三年生态环境部门对设施排放尾水抽检,全区农村生活污水经设施处理的污水均达到《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》二级标准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100%。
一、因地制宜,分类推进
以问题为导向,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。一是按照实地排查分析问题难点,因地制宜制定“一村一策”。二是统筹兼顾农村村容村貌和旅游开发建设,推进污水治理设施升级改造。三是探索“以管促建”模式,强化提升改造污水治理成效,以及与设施运维管理相结合。先后推进木头冲村污水处理设施改造优化为AO+絮凝沉淀工艺并同步改地建设、定家湾村取消设施就近接入城镇管网、三板村广生队污水处理设施规模改造提升等典型案例,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断优化。
二、打造样板,生动引导
打造木头冲村农污治理先行试点,解决尾水水质未达标、人工湿地破损、异味影响村容村貌等种种问题。一是兼顾运维管理与建设改造。委托设施运维区属国企代建木头冲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改造项目,结合以往运维工作经验,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多方调研和专家论证,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,切实解决存在问题,带动提升项目建设水平,做到以管促建、以建优效。二是兼顾精准治污与村貌提升。针对木头冲村旅游开发需求,结合村容村貌及村民意见,采用主要设施异地建设的方式,将原人工湿地改为景观绿化带,在距离农户和村主干道较远处建设一体化处理设施,因地制宜使用AO+絮凝沉淀工艺,修复缺陷病害的同时消除湿地异味影响。三是兼顾效能提升与集约节约。充分调研村民生产生活和排水特点,立足木头冲村现有设施基础,以降低财政支出和提升处置效能为原则,保留使用原有格栅池等三项池体,同时根据实际排水量将污水处理规模由200立方米/日降至100 立方米/日,项目投资额由原计划200万元减至120万元。
三、体制改革,统一运维
配套出台了设施监督考核付费办法、设施移交与接管办法、设施运维管理考核方案等文件,全方位细化各部门、镇、村、运维单位责任分工,实现日常运行维护管理规范化、制度化。全区23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均已交由国企统一运维管理,通过建立专职、专业的管理队伍,对农村污水设施进行日常管养维护,确保设施正常运行。
四、科学征收,长效治理
推行受益者付费机制,按照用水户实际用水量征收污水处理费,实行全区统一征收标准。污水处理费均由用水户个人承担,不由村集体承担。2023年行政村用水户中实际污水处理费征收额246万元,2024年,加大对部分未征收污水处理费的农村用水户的征收力度,2024年9月1日起完成征收污水处理费。目前金湾区行政村中污水处理费用征收范围已达到全覆盖。征收的污水处理费用于设施、管网的日常运维,缓解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财政压力,为设施长效运行提供资金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