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厚植汕头乡村振兴绿色底色- 新澳彩资料-新澳门六合彩资料

新澳彩资料

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厚植汕头乡村振兴绿色底色

  近年来,汕头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部署,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推动人居环境整治、落实“百千万工程”的重要举措,主动作为、破题攻坚,截至2024年底,全市1157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实现基本全覆盖,走在全省前列。

  一、树牢“我要干”理念,吹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冲锋号

 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。汕头市始终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,成立市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攻坚领导小组,市领导多次带队下沉到村(社区)开展检查督导,现场督办和协调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,形成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态势。二是抓好顶层设计。通过深度调研,在全省第一个印发实施市级攻坚行动方案;结合“百千万工程”建设,出台全覆盖攻坚方案,在粤东西北地区率先提出到2024年治理率达到100%的目标;出台市级工作指引,全链条规范农村污水治理工作;修订市级考评细则,提升运维管理分占比,以考核倒逼区县加强农村污水治理的长效管护,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从“重建设”向“重运维”转变。三是强化督导帮扶。依托专业技术团队,组建工作专班,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,每周定期对自然村开展现场检查督导,每半月汇总检查结果,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通报相关区县落实整改。

  二、破解“怎么干”难题,下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盘棋

 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。根据农村人口众多、村庄密集、水系发达特点,结合村庄人口规模、产业结构、地理环境等因素,因地制宜确立以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主、分散式设施处理为辅、资源化利用为补充的治理模式,有效推动汕头市连续四年超额完成省民生实事治理任务,率先于2024年底实现基本全覆盖。全市1157个自然村中,934个采用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模式(占比81%);211个自然村采用分散式设施模式(占比18%);12个自然村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(占比1%)。二是注重多元投入。已投入约84亿元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,除市级投入27亿资金外,各区县通过专项资金、涉农资金、专项债、镇村自筹、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;根据“污染者付费”原则征收农村污水处理费,用于污水处理设施日常运维费用,污水处理不足部分由财政予以补贴。三是坚持系统治理。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与农村黑臭水体整治、农村环境整治、农村厕所革命等有机结合,率先解决群众房前屋后、感受强烈的黑臭水体。目前列入国家、省监管清单的53条黑臭水体已有37条完成整治;592个自然村完成环境整治,达到“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、基本闻不到臭味、基本听不到群众怨言”治理成效,群众满意率80%以上;全市累计整治露天粪坑3万座,全面消除了农村露天粪坑;新建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90多万户,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超99%,实现一村一个以上公厕,累计建成农村公厕1968座。

  三、构建“一起干”格局,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行

 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。建立由市生态会同农业、水务、城管、住建等职能部门为督导主体、区(县)政府为责任主体、镇(街)政府为落实主体的农村生活污水建设和运维管理体系。二是强化设施运维。各区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区城管部门或镇(街)通过招投标方式,确定建设、运维专业团队,由专业第三方统一实施设施和干支管建设、运维,而村内雨污管网由村结合卫生保洁等工作开展日常维护。三是推行数字化监管。推进汕头市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智慧监管项目建设,以电量监测、流量监控、运维打卡、分散式设施出水执法监测、运维单位日常出水监测等为抓手,实现精细化、数字化管理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厚植汕头乡村振兴绿色底色- 新澳彩资料-新澳门六合彩资料

新澳彩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