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项目概况
坳里村位于韶关市乐昌市梅花镇大富村,村庄户籍人口115人,常住户数60户,常住人口150人,居住较为集中,村内污水尚未开展治理,生活污水直排房前屋后明沟,极大地影响了村庄人居环境,村民反映强烈。村庄右侧邻近区域为铁罗坪村,常住人口仅15人,早期已将村内污水集中收集至三级化粪池进行处理,但出水直排沟渠,资源化利用措施不完善,因此启动了坳里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。村庄分布如下图所示。整体工程投资约74万元。
图1 陈家村村庄分布
方
(一)统一规划,统一处理。结合坳里村预处理设施选址与铁罗坪村三级化粪池极为靠近的特点,将铁罗坪村污水也纳入本次污水治理工程中,充分利用铁罗坪村污水收集主管,达到能用则用,避免重复投入的目的,并将原有三级化粪池改造为格栅,将两村污水统一收集,统一治理。
(二)规范建设,保障质量。在污水收集上,采用雨污分流的收集方式,村内雨水明沟均已暗渠化,污水管网埋于雨水渠之下,保障黑水、灰水应收尽收,结合污水自流方向无动力收集污水,规范设置隔油井、接户井、管网检查井;在预处理工艺上,根据两村常住人口,对照省最新资源化利用要求,新建一座20t/d的“厌氧池+滤池”的预处理设施,统一处理约165人的生活污水,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开展建设,充分保障工程质量,确保污水得到有效收集,有效处理。
(三)措施完善,充分消纳。在受纳体选用上,就近选用超500平方米的菜地、草地作为受纳体,保障充足的土地资源用于消纳利用;在消纳利用措施上,在厌氧池末端设置了简易的取水阀门,并在滤池出水口处和田间地头设置储水池,供村民就近取用,为村民日常浇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同时在消纳端上,结合受纳体类型进行分区处理,针对以菜地为主的第一片区,将长约30米、穿孔间隙约20厘米的穿孔管地埋进行分散布水,在消纳的同时,也保障部分污水能有效进入储水池供村民取用。而针对以草地为主的第二片区,则将穿孔间隙调整为10厘米,保障污水与受纳体充分接触,有效消纳。总体来说,建立了从农户到受纳体的完整路径,确保污水得到有效收集、有效处理、有效消纳利用。
三、治理成效
村内污水得到有效收集,人居环境显著改观。
图2 村内巷道治理前后对比
图3 施工前污水随意散排,施工中开挖管道
图4 施工后人居环境改善明显,污水应接尽接
预处理设施有效处理村内污水,削减污染物浓度,避免污水直排污染环境。
图5 建成前,污水直排沟渠(左)建成后,污水有效处理
预处理设施出水经多样化资源化利用措施得到有效消纳利用,充分保障治理成效。
(1)厌氧池末端设置简易取水阀门,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,仍有丰富的氮磷元素,供村民自行取用浇灌。
图6 简易取水阀门
(2)穿孔管地埋,强化污水与受纳体的接触面积,保障污水充分消纳。
图7 沿田间地埋穿孔管
(3)田间地头设置多个储水池,有效缩短村民用水路程,就地就近即可取水浇灌。
图8 设置储水池供村民取用